11月25日下午,93号院博物馆沙龙特邀非遗白猿通背拳代表性传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张斌先生介绍白猿通背拳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沙龙活动现场,张老师为大家介绍了通背拳悠久的历史传承,以及白猿通背拳的文化内涵,还带领到场嘉宾进行体验。张老师表示,白猿通背拳的特点就是“活”,通过学习功法活动身体,气血贯通,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并实现由表到里,内外兼修。来看看张老师的精彩分享吧!
点击收听沙龙精彩内容
张斌老师对自我身份的定义是“传统武术的传承者与推广者”,他练的拳种叫通背拳。通背拳基本在中国的华北、东北一带流传,其支脉很多。白猿通背拳的主要传承地带是在北京的牛街地区,现在名列国家级的非遗项目名录。
张斌老师首先介绍了白猿通背拳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中,猿,尤其是白猿,一直被认为是吉祥瑞兽。首先,猿象征着长寿。古人认为猿四肢灵活多动,能够使气息腾达,因而长寿。很多古籍中对此有所描述,比如葛洪的《抱朴子•对俗》中有写:“猕猴寿八百岁变为猿,猿寿五百岁变为玃。玃寿千岁。”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猿产于川广深山,其臂甚长,能引气,故多寿。”而在长寿之外,古人也赋予猿“君子”的概念,认为猿有君子之性。也是在葛洪的《抱朴子》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这个典故后来被包括李白等文人使用,并演变出了成语“猿鹤沙虫”。千百年间,白猿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有着长寿、智慧、敏捷、勇敢等美好的象征。白猿通背拳,练的就是“猿意”,而非“猿形”。
通背拳这个“通”,是由通臂而来。通臂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墨子的《备城门》“中凿夫之为道臂,臂长至桓”,描述的是一种弩,借助了“通臂”这种形式,威力极大。后来武术家吸收了这个概念,将其功能化,也就是将肩膀活动开后,达成两臂贯通,继而逐渐实现“通三关,打九窍,贯通十二周体”,以此修炼自身。在中国文化中,修炼并不完全代表身体。中国古人讲究内外双修,由外及内,由表及里,达到一个修心的境界。练通背拳,就是从形入手,练得内在气血贯通,最终达成修身、修心。
在带领大家学习功法之前,张老师也讲了一些关于白猿通背拳起源的故事。传说宋代的道家大师陈抟老祖是通背拳的祖师爷,历经历代传承,最终传到了山东潍县鲁云清,鲁云清到北京做皮货生意,传给了石鸿胜,石鸿胜传艺牛街马晓合,这样慢慢在牛街地区一代代传承下来。
身为项目非遗传承人,张老师现在正以助力全民健身为目标,推进白猿通臂拳在新时代的发展。张老师的武术社秉持以人为本、守正创新的宗旨,努力为国粹的传承贡献着力量。武术社组建了少儿武术队,吸收了很多来自中国各地的少年儿童和年轻人;同时也顺应时代发展,采用新媒体及视频平台推广的模式,扩大白猿通背拳的影响力;武术社还与社区合作,走进基层开展全民普及,未来还将与机关单位进行合作。张老师表示,我们现在普及宣传的通背健身功,用通背健身的良好功效,影响更多的人来参与练习,同时也能得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最终能够反哺到拳法的传承。
93号院博物馆沙龙下期精彩:
宣南故地大栅栏街区,这里有着丰富自由的胡同空间,多元的商业业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士人文化与会馆空间。《乾》卦,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描述的正是士人小心谨慎,勤勤恳恳的精神。乘物以游心,见微而知著。布满非遗传承人精美作品的四合院空间中,借助物的力量,在与人的交流达到精神上的观照,获得心灵的自由。
不同于在公务在身的繁忙,不同于广步庭中的闲居,93号院博物馆所在的胡同就是过往岁月中属于士人的“第三类空间”中。在这里放松休闲,闲逛聊天,不经意间产生生活的创意与心灵的感悟。我们希望传承本地文脉,再造属于现代士人的沙龙空间。围绕非遗、国学、教育、科技等多元主题,为大家创造一个悠然赏物,自在交流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