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下午,93号院博物馆邀请文博研究馆员、北京市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原历史专委会总干事、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专家、常年从事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的马立伟老师分享了我国博物馆志愿文化。马立伟老师详细介绍了“博物馆文化”“志愿文化”和“博物馆志愿文化”的内涵以及在我国的沿革、传承,具体讲解了博物馆志愿服务的岗位、志愿讲解的语言表达技巧等,并高度赞誉志愿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成果,体现了人类精神财富的价值取向正在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博物馆文化
马老师从自身的志愿服务经历讲起,引用《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优美诗句,赞美了志愿服务者倾其所有、无私奉献的质朴情愫。然后,从汉字象形文字的形象思维入手,对“文”“化”一词进行了深度解读。“志愿”与“文化”结合,统领本次沙龙主题。
马老师进一步解析了“博物”一词的由来,以及博物馆的定义、博物馆文化的定义、博物馆的分类。93号院博物馆地处北京市文化气息最浓厚的西城区琉璃厂大栅栏区域,是进行非遗和民间艺术传播和体验的基地。93号院博物馆通过对老建筑科学合理的再利用,借助大栅栏-琉璃厂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民居,为受众打造了一个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体验、展示和交流的场所,据此,93号院博物馆归类为社会历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志愿文化
马老师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剖析了志愿服务的词源学内涵,以及志愿者分类。随后,马老师以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展开了我国古代慈善文化、近现当代志愿文化掠影,为志愿服务者树立了榜样。
博物馆志愿文化
围绕“博物馆志愿文化”传播途径,从主体的“人”到客体的“人”,马老师鲜明提出“在博物馆志愿文化中,人与人的关系=仁的关系”。
博物馆的志愿文化也是志愿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分子,而且是很重要的一分子。志愿文化是一种利他性的文化,在这个利他的过程中,志愿者自己也在成长,但是志愿者的目的和出发点还是要利他。志愿者自己成长,自我技能和专业知识丰富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回报,把志愿者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更紧密的衔接在一起。
博物馆志愿讲解的语言表达技巧
谈到博物馆志愿讲解的语言表达,马老师信手拈来,侃侃而谈。从隶书的“讲”字,到甲骨文的“解”字,再到“庖丁解牛”,提炼出“语言规范、语气亲切、语意正确、语音清楚、语速适中、语调平和”的“六语”要点。
随后,大小志愿者朋友对“毛猴”“京绣”“兔爷”“掐丝珐琅”进行了试讲,得到了马老师的指导和肯定。
结语
志愿文化从远古到现代、从蒙昧到文明、从异域到本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渐进、伴随着心智理性的灵光一路走来。如今,志愿文化在追求筑造“道德社会”的理想过程中,培植了社会成员之间交流情感和分享共同文化与人文价值观念的需求,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道德生活,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因此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志愿者们聆听了马老师精心准备的课程后,更清晰地认识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坚定了志愿服务的决心。尤其希望通过93号院博物馆,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街区,守护、传承老北京文脉,让更多的人可以在四合院里看云起日落,在胡同中听鸽哨回响,在历史遗迹旁驻足沉思。让时光慢下来,让心灵静下来,让身体等等灵魂,以“无用”堪当“大用”。
2023.12.24第六期:
三位创始人谈老城胡同中四合院文化空间的运营 丨杨思求 胡新宇 蔺熠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93号院博物馆官方视频号!
宣南故地大栅栏街区,这里有着丰富自由的胡同空间,多元的商业业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士人文化与会馆空间。《乾》卦,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描述的正是士人小心谨慎,勤勤恳恳的精神。乘物以游心,见微而知著。布满非遗传承人精美作品的四合院空间中,借助物的力量,在与人的交流达到精神上的观照,获得心灵的自由。
不同于在公务在身的繁忙,不同于广步庭中的闲居,93号院博物馆所在的胡同就是过往岁月中属于士人的“第三类空间”中。在这里放松休闲,闲逛聊天,不经意间产生生活的创意与心灵的感悟。我们希望传承本地文脉,再造属于现代士人的沙龙空间。围绕非遗、国学、教育、科技等多元主题,为大家创造一个悠然赏物,自在交流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