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中,有一条线,它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交汇点——这就是北京中轴线。这条纵贯南北的轴线,不仅见证了北京的成长与变迁,更承载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历史的回响,中轴线的诞生
回溯至13世纪的元代,北京中轴线初现雏形,经过明代的完善,最终在16世纪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壮观景象。从北端的钟鼓楼,到南端的永定门,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如同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记录着皇权的辉煌与岁月的沧桑。
建筑的交响,文化的盛宴
沿着中轴线漫步,你会被一系列精美绝伦的建筑所吸引。故宫的庄严、天安门的雄伟、景山的秀美、钟鼓楼的古朴……每一处都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技艺,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它们共同构成了北京中轴线的独特魅力,让人流连忘返。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北京中轴线作为贯穿这座古老城市南北的脊梁,不仅仅是建筑的集合,更是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从北到南,每一座建筑都按照严格的制度排列,深刻地体现了古人对于“天人合一”及礼制秩序的理想追求。北京中轴线以其严谨的对称布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宏大的空间尺度,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城市规划典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壮丽与和谐。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成功申遗,这不仅是对北京文化遗产的肯定,更是对这座历史名城时光见证的认可。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摄影术的发明和完善,逐渐有外国摄影家扛着沉重的摄影设备,游走于在北京的大小街巷与胡同之间,不经意间记录下很多珍贵的历史瞬间,也让我们能从老照片中看到百年前建筑的模样,以及照片中那些定格的生活场景,能穿越历史长河,去看看那时人们的淳朴、鲜活的生活状态!
10月27日下午,邀请您一起“穿越中轴线,感受北京百年变迁”。或许您听闻过中轴线,参观过中轴线上的这些建筑,或许您曾漫步在中轴线附近的胡同中,或者您对中轴线上发生过的历史故事可能一知半解:为何正阳门箭楼曾多次被毁险些消失?五牌楼上的文字为何多次发生变化?我们常说的地安门原来长什么样子?天安门广场没建成之前,这里还有什么建筑?
8090拍记队多年来也致力于记录北京城的历史变迁,他们行走在中轴线上,用镜头捕捉每一个珍贵的瞬间,努力还原这座古城最本初的样子。从永定门的复建到前门三里河的历史原貌,再到天桥附近精忠街的历史脉络,他们始终与时间赛跑,记录着北京城市的变化与发展。
此次活动,8090拍记队的伙伴张屹然老师,将通过清末以来北京中轴线建筑的老照片,为大家讲述中轴线以及老照片背后的历史故事、市井风情,以及建筑的变迁。
张老师不仅是8090拍记队的成员,曾受邀参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中轴线》节目录制,,还是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员、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以及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的创始成员和监事。他多年来从事北京口述历史的收集工作,曾多次受邀为史家小学、清华附小学等举办历史讲座,并出版多部历史著作。相信通过这次活动,能加深您对北京中轴线更深的了解。
本次活动,由四名汇智、8090拍记队、93号院博物馆联合举办。
本期沙龙主题
穿越中轴线,感受北京百年变迁
时间:
10月27日(周日)
14:00—16:00
地址:
(点击可导航)
为您带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让您在7.8公里的中轴线上,感受北京城的百年历史变迁与深厚文化底蕴。
分享嘉宾
张屹然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
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员
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
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创始成员、监事
“之文”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计划发起人
“DAMa街区即博物馆”理念首倡者
文脉接力志愿团负责人
主持人
辛辛
复旦大学博物馆研究专业博士在读
本沙龙为93号院博物馆 “文脉接力志愿团”系列活动之一,收入将作为沙龙和志愿团活动经费
扫码付款,参与活动
请您添加93号院博物馆小助手,了解更多精彩活动
宣南故地大栅栏街区,这里有着丰富自由的胡同空间,多元的商业业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士人文化与会馆空间。《乾》卦,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描述的正是士人小心谨慎,勤勤恳恳的精神。乘物以游心,见微而知著。布满非遗传承人精美作品的四合院空间中,借助物的力量,在与人的交流达到精神上的观照,获得心灵的自由。
不同于在公务在身的繁忙,不同于广步庭中的闲居,93号院博物馆所在的胡同就是过往岁月中属于士人的“第三类空间”中。在这里放松休闲,闲逛聊天,不经意间产生生活的创意与心灵的感悟。我们希望传承本地文脉,再造属于现代士人的沙龙空间。围绕非遗、国学、教育、科技等多元主题,为大家创造一个悠然赏物,自在交流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