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号院博物馆提出的“街区即博物馆(District as Museum)”愿景与北京城市更新行动相呼应,推动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活力,同时激发人们的兴趣与积极性,能够在空间与时间的不同维度上以更丰富的互动参与其中。“District as Museum Accessible街区即博物馆”探究式课程(DAMa课程)以科学的课程设计、丰富多样的知识点结合实地行走和切身动手制作,激发参与者的探究热情,结合其自身能力去与地区深入互动,实现历史、文脉和民族精神的延续,共同探索个人、地区和城市的未来。自4月28日开始,至整个五一假期,DAMa课程在大栅栏街区为大家安排了精彩的春假活动,邀您深入古老街区参与体验,亲身感受京味儿文化!
活动详情
2 0 2 5
【空间篇】四合院建筑与城市更新
【思想篇】琉璃厂与士大夫精神
【人文篇】戏曲与大栅栏街区梨园文化
4月28日(周一)
14:00 — 17:30
【思想篇】琉璃厂与士大夫精神
4月30日(周三)
14:00 — 17:30
【空间篇】四合院建筑与城市更新
5月2日(周五)
14:00 — 17:30
【思想篇】琉璃厂与士大夫精神
5月3日(周六)
14:00 — 17:30
【人文篇】戏曲与大栅栏街区梨园文化
5月4日(周日)
14:00 — 17:30
【空间篇】四合院建筑与城市更新
课程亮点
2 0 2 5
三段式学习法 X 线上线下融合式学习
(三段式学习法:行前预习+实地参观+行后探究)
行前:在线上平台预习了解课程内容
行中:在大栅栏地区现场讲解+实地观察+手作体验
行后:针对主题,完成后续的拓展性实践,并将成果提交至平台,由老师点评,完成结课
课程收费
2 0 2 5
所有课程均为亲子体验课
358 元/每家庭(一大带一小)
限12组家庭,额满为止
温馨提示:
由于课程名额紧张,如果报名成功占取了名额,当日却不能出席课程,则课程无法退款,无法延期,敬请理解。
扫码报名:
DAMa课程线上学习平台
家长参与DAMa课程后的感想
课程详情
【空间篇】四合院建筑与城市更新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历经千年发展,我国古建筑发展为以单座建筑围绕成庭院、多个庭院组合的建筑模式,前院与后院区分且串联,这是中国封建社会 “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体现。同时,我国古建筑也重视对称之美,庭院的布局,多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四合院就是体现这一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从中国古代建筑中,我们不仅能够发现艺术之美,还可收获不同领域的知识。

课程背景
北京四合院是京味文化的代表,大栅栏地区承载着首都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在大栅栏行走并学习四合院的知识,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北京的历史底蕴,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和更新发展。
课程内容
北京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在历史文化街区大栅栏地区行走,学生可以了解城市更新进程,欣赏到北京传统建筑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同时,四合院所蕴含的家族观念、邻里关系等人文精神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手作环节:中式木构房屋模型搭建
课程目标
➡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增强跨学科学习能力。在大栅栏地区探究城市更新、学习四合院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地理、历史、艺术等多学科知识,这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跨学科学习能力。
➡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在大栅栏地区实地考察和研学活动,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四合院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思想篇】琉璃厂与士大夫精神
明清时期,北京作为都城和全国商业中心,除各地各行业商人在京设馆外,各地大量士子来京参加“会试”,以使会馆大量兴起,大栅栏街区正是北京近代会馆建筑的集中地之一,成为北京城市风貌的一部分,也成为京师文化的一个内容。
南新华街路东厂甸(海王村)的旧书摊,琉璃厂“中国书店”前身,1940
民国时期琉璃厂古玩摊
琉璃厂起源于清代,当时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此在这里出售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较多,形成了较浓的文化氛围。由于这块风水宝地是仕人、举子、文人墨客、文化商人、梨园艺人聚居的地方,使得这里有着层次最为丰富的人文资源:典故、故事、人际等人文景观。所有这些,构成了中国人精神世界里“民族灵魂”的一部分。
课程背景
琉璃厂这一条古老的文化街,凝聚着数百年的历史沧桑与文化遗韵,见证了明清两代皇城根下的繁华盛景,亦保留了深厚的文人气息和士大夫的隽永精神。我们将带领学生探访这条文化长廊,透过琉璃厂中的书店、古玩铺、字画坊、以及各色古迹,重现那个时代文人的学识与情趣,品味士大夫们优雅谦和的生活态度,和他们对知识、艺术、道德的孜孜追求。学生们将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那些受到士大夫喜爱与推崇的文物,从中解读士大夫们的生活哲学与社会风貌,挖掘其背后蕴涵的时代精神和文化价值,重新认识和评价历史与现代的连接。
课程内容
授课环节:了解琉璃厂的历史;士大夫精神的体现;篆刻体验
行走环节(琉璃厂东西街):荣宝斋木板水印工作坊——汲古阁——戴月轩——国箫馆——93号院博物馆
手作环节:篆刻体验
课程目标
➡ 历史文化了解:深入学习琉璃厂的历史演变和它与士大夫精神的交织互动,从而对北京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性的认识。
➡ 文化遗产欣赏:鉴赏和评析文房四宝等传统文化艺术遗产,通过实际接触和操作,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感知力和鉴赏能力。
➡ 道德观念培养:体悟士大夫所倡导的道德理念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实践意义,促进学生个人品德的提升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
【人文篇】戏曲与大栅栏街区梨园文化
前门大栅栏是京剧诞生的沃土。这里自古戏园茶楼云集,清朝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就在大栅栏戏楼中轮番演出,到咸丰年间,京剧在此地逐渐形成。中国戏剧史上著名的“同光伶十三绝”和“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都曾住在大栅栏地区的胡同中,如石头胡同,陕西巷,大外廊营等。这些来自南北的戏曲名角儿不仅唱红了大栅栏,带火了八大胡同,更惊艳了紫禁城。后来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徽班领袖”、“京剧鼻祖”程长庚,谭派创始人谭鑫培等京剧界的名家也曾落户于此。
在纪晓岚故居、国粹苑、湖广会馆等文化胜地探究国粹京剧的风采,并通过实地研学,思考并探讨梨园文化在不同时代对社会的影响。
课程背景
通过大栅栏地区的梨园文化探究历史人文和社会发展,通过京剧的历史发展和戏曲界代表性人物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课程内容
授课环节:京剧的起源与发展;京剧脸谱文化;大栅栏街区的梨园文化
行走环节:湖广会馆—虎坊桥路口—国粹苑—纪晓岚故居—胭脂胡同—百顺胡同—韩家胡同—五道街—93号院博物馆
手作环节:京剧脸谱手绘
课程目标
➡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增强跨学科学习能力。在大栅栏地区探究历史人文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地理、历史、艺术等多学科知识,这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跨学科学习能力。
➡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在大栅栏地区实地考察和研学活动,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国粹京剧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往期DAMa课程风采
请仔细阅读以下参与须知
- 课程名额紧张,如果报名成功占取了名额,当日却不能出席课程,则课程无法退款,无法延期,敬请理解;
- 课程中会有助教老师拍摄照片与视频,用于媒体分享、活动回顾、后续活动招募等,报名参与活动即被视为同意您和孩子的照片和视频被用于后续使用,敬请理解;
-
本体验课程全程耗时3小时,包含120分钟大栅栏地区行走调研,请穿着舒适鞋履,根据实际天气准备衣物伞具;
- 期望您在参与课程后多分享心得,多做反馈,也期望收获到您的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完善课程!
活动详情
2 0 2 5
93号院博物馆DAMa街区即博物馆系列探究式课程
【空间篇】四合院建筑与城市更新
【思想篇】琉璃厂与士大夫精神
【人文篇】戏曲与大栅栏街区梨园文化
4月28日(周一)
14:00 — 17:30
【思想篇】琉璃厂与士大夫精神
4月30日(周三)
14:00 — 17:30
【空间篇】四合院建筑与城市更新
5月2日(周五)
14:00 — 17:30
【思想篇】琉璃厂与士大夫精神
5月3日(周六)
14:00 — 17:30
【人文篇】戏曲与大栅栏街区梨园文化
5月4日(周日)
14:00 — 17:30
【空间篇】四合院建筑与城市更新
课程亮点
2 0 2 5
三段式学习法 X 线上线下融合式学习
(三段式学习法:行前预习+实地参观+行后探究)
行前:在线上平台预习了解课程内容
行中:在大栅栏地区现场讲解+实地观察+手作体验
行后:针对主题,完成后续的拓展性实践,并将成果提交至平台,由老师点评,完成结课
授课教师
2 0 2 5
马丽嘉 博士
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研究专业博士
博物馆科普教育者
郭智东
南开大学博物馆学专业
93号院博物馆课程研究员
材料与工具
2 0 2 5
之文探究式课程线上平台/研学手册/手工包
课程收费
2 0 2 5
358 元/每家庭(一大带一小)
限12组家庭,额满为止
温馨提示:
由于课程名额紧张,如果报名成功占取了名额,当日却不能出席课程,则课程无法退款,无法延期,敬请理解。
扫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