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的诞生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数千年前,世界各地的农业文明便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创造出各自的历法。最先诞生的是月亮历,古代中国之外,在古埃及、两河流域等地区,都有依照月亮运转周期而计算的历法,这些历法都可称之为“lunar calendar”,也就是“阴历”。
而我们如今使用的历法是阳历,是根据太阳运行周期计算的,据说起源也是古埃及,后来被古希腊、古罗马沿用,随历史的发展逐渐完善。到二十世纪初,这种阳历开始被全世界通用,被称为公历。中国在1912年也开始使用这种历法。
古人发现,不论是单用阴历或阳历,都有欠缺之处,因为日月的运转规律并不会严格符合人们划分的日期,时间久了,历法就会产生偏差,带来不便。在公历的发展过程中,就经历过很多次修改。但在中国,古人们就没有这种困扰,因为我们一直沿用着更先进而和谐的历法,也就是农历。
农历早在夏朝时就有了雏形,到汉朝时开始得到稳定使用。农历同时结合了阴历与阳历:每个月的天数按照阴历算,全年设12个月,这样一来,每隔2到4年就需要增加一个闰月;而这个闰月加在哪里,就依照按阳历计算的二十四节气来确定。这种日月相合的历法,使耕种和收获更加科学,人们的生活与季节也和谐一致,远比其他历法更加实用,所以才被中华民族沿用数千年。
因此,用“Lunar New Year”来翻译春节并不完全。如果仅按照阴历来算的话,有些年份我们恐怕要在夏季庆祝春节呢。然而,由于农历也传入了如朝鲜,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其他东亚国家,他们都和中国一起庆祝春节,如果将春节翻译成“Chinese New Year”未免产生混淆,所以现在世界范围内,就默认春节的翻译是“Lunar New Year”啦。
中国农历中集汇了中国的天文学、数学、阴阳理念等诸多科学和哲学思想,不仅指导农耕时节,也与人民的生活和谐相融,比如中医的很多疗法以及养生方法就是与农历相结合的。所以,以后不要再将农历与阴历相并论啦。
93号院博物馆开馆时间
早 9 : 00 — 晚 6 : 00
地址
西城区铁树斜街93号
地铁7号线虎坊桥站B口出,步行200米
地图
停车
建议公共交通出行,地铁7号线虎坊桥站B出口。自驾车可停“湖广会馆”停车场(收费)
疫情要求
请扫码测体温后进入场馆,并全程佩戴口罩